哪吒2影评
小朋友看故事、看电影,总是会把自己代入故事里的主角,总是幻想能屡遭奇遇、逆天改命。但其实,大多数人不过是玉虚宫考核路上那群捧着汤碗的土拨鼠——懵懂、温顺,却被突如其来的“正义”打上原罪的标签,连存在的意义都沦为权力体系中的一枚丹药原料。 在土拨鼠的汤碗里,印出的不是”我命由我不由天“,而是你我——普普通通的牛马。 哪吒与敖丙奉命剿灭的“反派”,实则是为了喝一口汤而辛苦996的土拨鼠、教导小朋友从善如流的申正道,还有一个孤芳自赏的宅女。它们既无滔天罪行,亦无反抗之力,大多数人又何尝不是在KPI流水线上埋头喝汤的土拨鼠,直到某天突然被不知道哪里来的人,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不说个人,连整个厂子都被拿去炼丹了。 在北美上映的时候,天元鼎上的美元符号不知道会不会修改,底层个体被抽象为“资源”,其血肉成为供养金字塔的燃料,土拨鼠的悲剧不在于死亡,而在于它们至死不知自己为何而死;正如打工人996加班猝然倒下时,Paul、Vivian、Jack早已取代了他们的本名。 哪吒可以说“我命由我不由天”,土拨鼠却连一声“为什么”都来不及问。这种叙事视角的撕裂,恰恰暴露了现实世界的荒诞性:主角们反抗的“天命”,对普通人而言已是需要仰望的生存天花板。无量仙翁用“为你好”的话术操控众生,何尝不是同一套规训。《肖申克的救赎》中说,“这些墙很有趣,刚入狱时你恨它们,后来你习惯它们,最终你离不开它们。” 在时代的洪流中,大多数人都是电影里的土拨鼠,日复一日地为了生存而奔波,为了生活而劳作。申公豹,全村的希望,渴望价值,渴望被认可,却又只是庞大机器中的一颗螺丝钉,是宏大叙事背景下的无名之辈。 土拨鼠们努力工作,辛勤付出,最终的价值,却似乎只是为了无量仙翁的宏图伟业,如同被“练成丹药”的命运一般,充满了无奈和悲凉。 当我们不再执着于成为故事的主角,当我们开始关注那些默默无闻的“土拨鼠”角色,或许,我们才能更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在世界中的位置,也才能更深刻地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成仙不过是一段咒语,电影里是腰牌、西游记里是莲台,现实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