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知识的殿堂里,我们被告知教育是启迪思维的钥匙。但当教育的真正面目被揭开,我们是否还愿意接受这把钥匙? 前几天邻居来喝茶聊天,说他家孩子最近沉迷手机,有些数学题不会做,偷偷用手机app扫题目直接抄答案,痛心疾首的表示给孩子买手机买的太早了,现在管又管不住了。这反而引起了我的思考,如果一道数学题,通过手机扫一扫就能直接得到答案,那么我们是否还有反复练习数学解题的必要?注意我这里说的是反复练习解题技巧的必要性,而不是学习数学本身的必要性。 如果仔细想一想就能明白,学校里学习的数理化知识,在实际生活中既没有泛用性也没有实用性,但这些知识在考试时有被那样的重视的和强调,这是不是一种矛盾。在实际生活中,我们普通老百姓能接触到的数学题的作用可能只有参与脑力活动后的机体会自动给予多巴胺奖励,以及解题过程中的心流体验这些精神层面的奖励,而完全不具有任何实质性的作用。那么,如果做数学题是一场毫无意义的活动,那么做题究竟是在做什么,而我们教育的本质又是什么呢? 我觉得一是服从性测试,二是对人才进行筛选。 简单来说,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包括高中的学习,在标准化考试的指挥棒下,学生们学习如何快速准确地回答问题,如果愿意接受这种模式就接受,如果不愿意接受,就可以简单的选出那些服从性不好的群体,将来也不需要花大力气培养。韩寒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的经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育的服从性测试。韩寒在高中时期就展现出了强烈的反叛精神。他不满于传统的教育体制,认为它过于强调应试教育,忽视了个性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最终选择了退学,并通过写作和赛车等途径,韩寒并没有被传统教育体制所束缚,而是选择了一条多元发展的道路。他不仅是一位成功的作家,还是一位赛车手、导演和企业家。简单来说,如果没有通过服从性测试,教育体制,以及由此带来的相关绑定的福利也都无缘了,需要自谋生路了。 人才筛选对于整体来说才是更重要的。对于数学题来说,明明有更高效的解决方案,但筛选机制的要求必须是纯人脑的智力活动来解题,虽然这些题的答案其实早早就封印在牛皮袋中了。但是通过这样的筛选机制,就能很轻易的将人们分层,能通过筛选机制的人,将来学习一些相对深度的专业知识,不能通过筛选机制的人,将来学习一些相对基础和容易的专业知识。 其实,所有的工作都是在流水线上拧螺丝罢了,不同的人,有些流水线上的螺丝拧起来比较难、比较专业,有些流水线上的螺丝相对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