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follow 认证

 This message is used to verify that this feed (feedId:72826148432372736) belongs to me (userId:72256306990869504). Join me in enjoying the next generation information browser https://follow.is.

中国教育的本质究竟是什么

在知识的殿堂里,我们被告知教育是启迪思维的钥匙。但当教育的真正面目被揭开,我们是否还愿意接受这把钥匙? 前几天邻居来喝茶聊天,说他家孩子最近沉迷手机,有些数学题不会做,偷偷用手机app扫题目直接抄答案,痛心疾首的表示给孩子买手机买的太早了,现在管又管不住了。这反而引起了我的思考,如果一道数学题,通过手机扫一扫就能直接得到答案,那么我们是否还有反复练习数学解题的必要?注意我这里说的是反复练习解题技巧的必要性,而不是学习数学本身的必要性。 如果仔细想一想就能明白,学校里学习的数理化知识,在实际生活中既没有泛用性也没有实用性,但这些知识在考试时有被那样的重视的和强调,这是不是一种矛盾。在实际生活中,我们普通老百姓能接触到的数学题的作用可能只有参与脑力活动后的机体会自动给予多巴胺奖励,以及解题过程中的心流体验这些精神层面的奖励,而完全不具有任何实质性的作用。那么,如果做数学题是一场毫无意义的活动,那么做题究竟是在做什么,而我们教育的本质又是什么呢? 我觉得一是服从性测试,二是对人才进行筛选。 简单来说,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包括高中的学习,在标准化考试的指挥棒下,学生们学习如何快速准确地回答问题,如果愿意接受这种模式就接受,如果不愿意接受,就可以简单的选出那些服从性不好的群体,将来也不需要花大力气培养。韩寒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的经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育的服从性测试。韩寒在高中时期就展现出了强烈的反叛精神。他不满于传统的教育体制,认为它过于强调应试教育,忽视了个性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最终选择了退学,并通过写作和赛车等途径,韩寒并没有被传统教育体制所束缚,而是选择了一条多元发展的道路。他不仅是一位成功的作家,还是一位赛车手、导演和企业家。简单来说,如果没有通过服从性测试,教育体制,以及由此带来的相关绑定的福利也都无缘了,需要自谋生路了。 人才筛选对于整体来说才是更重要的。对于数学题来说,明明有更高效的解决方案,但筛选机制的要求必须是纯人脑的智力活动来解题,虽然这些题的答案其实早早就封印在牛皮袋中了。但是通过这样的筛选机制,就能很轻易的将人们分层,能通过筛选机制的人,将来学习一些相对深度的专业知识,不能通过筛选机制的人,将来学习一些相对基础和容易的专业知识。 其实,所有的工作都是在流水线上拧螺丝罢了,不同的人,有些流水线上的螺丝拧起来比较难、比较专业,有些流水线上的螺丝相对简

选择新股的方法

最近开启全面注册制了 ,虽然第一波的10支新股上市第一天全部都是大赚,但可以肯定的是,这绝对不是以后新股的常态,我个人认为今后新股频频首日破发会变成正常现象。那么怎么选择好的新股打新就是一个问题,别好不容易中一次新股,结果还破发了。 对于新股上市会不会破发我主要参考下面几个方面: 第一个是通过主营业务进行横向对比。如果公司有比较重点的产品,就完全可以参考已上市公司的平均市盈率来估算新股的市盈率是否合理,比如某传统行业,上市公司的平均市盈率在10左右,而新股的申购价格估算市盈率在20或者更多,那你就要考虑这个新上市的公司是否有能力能撑起大于行业平均市盈率了。 第二个是纵向对比。既该新上市的股票,在最近的财报里的营收增速的表现。通过财报的营收增速,能够大体了解公司目前大约处于什么样的阶段,从而更进一步确定自己通过投资公司到底赚的是什么钱,大多数的新兴公司在度过起步阶段后每年都会有比较亮眼的增速,而步入成熟期的公司增速则会放缓,但这同时也要结合公司自身所处的行业来综合考量,对于一些比较奇怪的情况则要看看公开募股书里是否有合理的解释,比如前两年分别增速分别25%、50%,第三年增速突然只有1%了,那就要看看到底发生甚么事了?这个造成增速下滑的事件是一次性的还是持久的,是否会最终影响到首日的股价? 第三个则是要看募集资金的用途。这点往往很关键,但又容易被忽略。公司上市的本质是出售自己的股权在公开市场上交易,对于公司来说就是卖出公司的一部分,换一些现金,那么募集这些现金的用途就是需要考虑的因素。比如有些公司募集资金是为了扩大再生产,而有些则是补充公司现金流动性,这两者区别就很大,为了扩大规模再生产,至少说明公司认为业务可以继续扩大,后面有信心赚更多的钱,而补充流动性可能是公司现金流比较紧张,需要通过上市来充实自身的现金流,虽然这两者本身没什么明确的优劣之分,但是如果一家公司所从事的业务,会慢慢消耗现金流,而不是充实现金流,这本身就是需要考量是否投资该公司的因素。 参考以上因素选择申购的新股,个人认为大概率不会在首日破发,大家还有什么好的想法吗?

2023年魔都春节见闻

坐标魔都,春节期间本来就是人少车少的时间,加上今年回家的人多,整个春节期间路上行人、车都更少。 春节期间安排的外出计划很少,主要是休息、调整,毕竟都是刚阳康的人,不敢乱折腾。三十那天天气非常好,就和家里一起去附近的公园走了走,公园里人也不多,大多数都集中在儿童游乐场里。在公园里逛了一圈,感受就是要么是我这种携家带口的、要么是中老年结伴晒太阳的,甚至还遇见几波 cosplay 小姐姐来拍照片的,但唯独谈朋友的真的少,可能是时间不对,要么就是年轻人都去密室剧本杀了,不来公园瞎逛劈情操了。后面几天外出拜年,经过内环、中环都基本没什么车,一路畅通,原本将近一小时不到的车程,半小时多一些就走完了,看起来即使是留在魔都过年的人也没怎么出来。 商场的话各种购物柜台基本也是门可罗雀,不过餐饮反而是人最多的,另一个就是电影院,今年春节档《流浪地球2》和《满江红》都非常不错,我看的是临近中午的场次,上座率依然都很不错,只有最前面几排没卖出去,另一个年货《熊出没》小朋友们也很喜欢。可以预期今年电影票房应该会全面回归,但能恢复到2019年的几成,依然很难估计,我臆测一个7成,毕竟很多进口片我们依然没法看到。 所以总结一下就是,魔都的春节,人很少,消费正在慢慢复苏,最先起来的是餐饮和电影。按照这个模式预测一下的话,今年消费板块可能会是热点,但是我们大 A 股有个缺点,就是预期越一致,后面实现的难度可能就越大,因为总有人要抢跑,你也抢我也抢,最终结果就是这个预期实现不了了

2022年投资总结

图片
今年的投资总结格外难写,不是因为收益不好,而是回顾这一年来的投资历程,发现其实没什么可以值得的回顾和总结。全年各种黑天鹅频出的情况下,投资上不能说完全没有策略,只能说全部都是感情,对我大 A 深深感情,为国接盘的深厚情谊贯穿全年。 今年亏损了 11% 左右,能够控制回撤,主要来自于年中的 $中国神华(SH601088)$ ,以及了 $恒生科技ETF基金(SH513580)$ ,前者是一直拿着吃分红,然后属于歪打正着,后者则是看到超跌反弹果断买入获得收益。 地产今年也算是触底反弹,我一直持有的 $万科A(SZ000002)$ ,主要是看重业内龙头地位以及其保有的现金,年底开始政策逐渐转向,希望能给地产企业在今年的效益有所帮助。 展望明年: 1.旅游消费这类的大概率会反弹,但具体能反弹多久则不好推测; 2.美股依然比较大的不确定因素,只要还在加息,通胀还没抑制住,牛市就可能需要继续等待; 3.2023年给自己定的投资目标仍然是5%。 利益相关:本人持有 万科A 、 中国神华 、HS科技ETF,其他持仓见我的 实盘 作者:小潘潘要价投 链接:https://xueqiu.com/1732068455/239391037 来源:雪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投资是为数不多的破局之法

前几天写了篇比较务实的《 我用格雷厄姆的选股方法选到了这些股票 》,但因为某些原因被雪球限制了,趁着国庆假期,写一些相对务虚的内容,也算是自己的思想总结。 总的来说,世界上的各类知识或者信息可以人为的分为两大类,一个是认识,一个是方法,前几年网上有句名言,“知道了很多道理,但依然过不好自己的生活”,很多人网上各类网课报了一大堆,各类自媒体关注了一大堆,但生活依然没有起色,就此陷入了精神内耗之中。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在于,你关注的这些网课也好自媒体也好,他们只告诉你认识,不告诉你方法。这就好比只让你从井口探出脑袋看一眼外面的世界,让你知道这个世界头上有星辰大海,周围有清风拂麦浪,但从不告诉你爬出井沿的方法。你的认识层上升了,方法层还是没有更新,意识与现实严重不匹配,徒增痛苦。那为什么不提供方法?因为他们自己也不知道,也在井沿摸索爬出去的方法。就好像如果炒股大师的各种技术图形能在市场赚钱,为什么还要出书呢? 人生如此艰难,那为什么我们这样的打工人就很难财富自由呢?这是因为打工这种劳动方式,本质上是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的叠加,再简化一些,可以想象一名流水线上的拧螺丝的工人作为模型,(其实不管你身处什么行业,现在分工如此之细,你都可以把自己的工作套进一名拧螺丝的工人),在这模型中,这位模范工人所作劳动的最大的优点是几乎不用自己承担额外的风险,他的收益稳定,收益和劳动时间、劳动强度成线性相关,也就是说努力程度和收益是有一定联系的。直观点说,就是拧螺丝拧的越快,时间越长,月底结账工资就越高,就算产品最后销量扑街,也不需要你承担损失。这就是大多数人从事的工作。 另一方面,劳动时间、劳动强度总有着它们的上限,一天只有24小时,人的体力精力总有极限,这名模范工人一天只能拧24小时的螺丝;劳动强度不用说也是有上限的,模范工人最多两个手一起拧螺丝。从这两方面就注定了如果只通过劳动本身,收益是有绝对上限的,最终的结果是仍然围绕总的通胀的上下波动,也就是说,只要没有摆脱劳动时间、劳动强度对于收益的束缚,就不能摆脱通胀,也就无法实现财富自由。 以上仍然是“认识”层面的,对于我们普通老百姓来说,能够摆脱通胀束缚最终实现财富自由的“方法”,似乎只有投资一条路。投资和劳动时间、劳动强度不成线性相关,相比起你看财报的努力程度、研究公司的努力程度,运气似乎对于我们韭菜更有用,通过投资去分享好公司逐渐壮大的红

我用格雷厄姆的选股方法选到了这些股票

图片
今年的中报季已经过了,由于2020年以来的各种内因也好外因也好,很多公司的股价都有很明显的下跌。对于价值投资者来说,则是出现了“好公司、好价格”的实际,也就是常说的机会都是跌出来的。如果公司的基本面没有变化,股价则是因为市场的原因出现明显的折价,这种投资机会真的是千载难逢,那么问题在于怎么找到这些折价的股票?这里我用价投祖师爷格雷厄姆在《聪明的投资者》里的写的“防御型投资者7项统计要求”,进行选股,看看今年中报之后,有没有符合的股票。 原书中这 7 项统计要求分别是: 1.公司要有相当的规模 2.要求足够强劲的财务状况 3.至少在过去20年内连续支付过股息 4.过去10年内没有负的利润 5.10年内每股收益至少增长三分之一 6.股价不高于净资产价值的1.5倍 7.过去3年内的平均市盈率不超过15 可以看到以上7个条件非常的苛刻,有些甚至很难适应我们的A股市场,比如需要连续20年支付股息这条,所以在实际操作的时候我对条件进行了微调如下: 公司有相当的规模 原书是工业企业年销售额不低于1亿美元,公用事业企业总资产不低于5000万美元,我在实际选股的时候设定为总市值大于等100亿元。 足够强劲的财务状况  根据书中的内容,我设定为公司流动资产应大于等于2倍的流动负债。 连续支付股息   因为股息是根据当时股价计算出来的,所以很难用公式表达,这一条我就简单的用股息率大于1来表达,如果你有什么好的方法,也可以在下面评论,我们一起讨论完善公式 过去10年内没有负的利润   考虑到我们是新兴市场,而且上市公司都会经过形式上的审核机制帮助我们韭菜淘汰掉劣质公司,所以实际操作中我设定的过去5年(含当前中报)都是正利润,10年的话选股速度太慢 10年内每股收益至少增长三分之一 根据原书的内容,我使用期初和期末各三年的平均数,即期末三年的每股收益的平均数减去期初三年每股收益的平均数,再除以期初三年的平均数要大于等于0.3。 PB<1.5和PE<15这两条合并为PB*PE<=22.5 最终选股结果如下: 选出来了的都是基本面良好的公司,可以看到大多数都是银行和证券,但后续是否会上涨则是见仁见智的事情。 最后,虽然我花了一点时间来研究通达信的条件选股公式的写法才写出来这个格雷厄姆选股公式,但我也不打算保留,我会放出来给大家一起讨论和研究,只是需要各位帮忙关注下我的公号(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