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五月, 2020的博文

认知层和割韭菜

转载雪球上的原创文章,原文地址: https://xueqiu.com/1732068455/149998563 这几天3000冲不到,又回到2800附近了,行情方面实在没什么说的,存量博弈,慢慢熬呗。这次记录一些平时和朋友聊天的内容,都是结论,聊天其实就是不断讨论,互相提出观点,最后得到的一些共识的过程。 第一、我们只能挣到自己认知范围的内钱,这个是讨论的基础和平台。这里为了叙述方便,我们用“认知层”来表达这个意思,可以明确的是,每个人在每个领域都有不同的“认知层”,比如刘国梁在怎么打乒乓球上的认知层,肯定比巴菲特高许许多多,然后除了这些各个领域的认知层,我们每个人还有综合一切可能,比如知识、人脉、运气等等的综合平均认知层,那么如果从认知层角度将整个社会(世界)粗暴的分层,从某种意义上,我们自身或多或少的都在被上层割韭菜,我们自身也或多或少的在割下层的韭菜。这点很难想到确切的例子,可以试试看套用你工作中的上下游关系,或者对客户的关系。 第二、不同认知层之间的人的观念、知识结构、所掌握的“常识”都是不同的,所以如果认知层比较接近,尚能交流,如果认知层相聚很远,互相之间就会很难沟通。这一点能举的实例很多,比如最典型的就是孙文宏说“我跟你讲你一定是听不懂的,因为你读的书我读的书不一样。”就是这个意思,至少在医学知识这个范畴内,记者和孙文宏的认知层相聚甚远,所以基本处于无法沟通的状态。 第三、很多 KOL 之所以能成为 KOL,是因为他把他所在那个认知层里的一些“常识”,能够用大多数不同认知层的人听得懂的方式说出来; 第四、相对的,假设我的认知层在5,而某大佬在10,虽然他跟我说了些什么,但因为认知层相差太远,就算我似懂非懂,但这事本身导致我的认知层达到了5.1,从而使认知层提升,割韭菜的范围又大了一点点。这种事情在现实中一般叫“高人点拨”。(虽然大多都是主观臆测,“高人”自己也未必高到哪里去) 第五、通过以上的一系列论述,实际生活中很多现象就能得到解释,比如如果和一些市场中五六十岁喜欢听消息追涨杀跌的散户老股民介绍价值投资,什么长期持有,越跌越买,一般会得到两种反应,一种是礼貌的笑笑,然后觉得你傻叉,另一种是发愣、嘴微张、眼直瞪,这两种反应都是因为他们突如其来受到超出认知层范围的冲击,特别当你讲到,如果在10年前买入某某,持有到现在已经翻了多少多少倍的时候,这种反应会更

我个人的价值投资方法总结

转载雪球上的原创专栏,原帖地址: https://xueqiu.com/1732068455/147980122 这段时间读完了 《 聪明的投资者 》 、 《 投资者的未来 》 和 《 时间的玫瑰 》 等一些比较热门的价值投资的书籍 , 所以记录心得 , 也当算个总结 。 当然这些只是我个人阅读后的总结 , 可能存在某些理解的并不透彻的地方 。 首先从大的方面来讲 , 价值投资是一种认识论和方法论 。 认识论是指对于 “ 投资 ” 、 “ 炒股 ” 的认识 , 更进一步从投资的角度对世界的认识 ; 方法论则是具体的进行价值投资的方法 。 一 、 认识论 价值投资和 “ 投机 ” 对根本的区别的在于认为价投是可以实现共赢局面的 , 投资者投入金钱到公司 , 公司通过不断盈利 , 股价上涨回馈投资者 , 生产产品造福社会 , 从而达成全社会共同发展 , 共赢的局面 , 而并不是 “ 互道傻叉 ” 的零和博弈游戏 ( 算上经纪商的话其实是负和博弈 ) 。 从这点来上说 , 价值投资着眼于大格局之上 , 即 “ 赌国运 ” , 通过投资伟大公司来跑赢国家的平均发展速度 。 二 、 方法论 价值投资的方法主要是选择公司或者说选择股票的方法 , 个人认为主要分三个要素 , 即 “ 好公司 ” 、 “ 好价格 ” 和 “ 好的管理层 ” 。 好公司 基础是要从事的业务足够简单 , 投资人可以一目了然的知道公司是从事什么业务的 , 比如 格力电器 卖空调 , 海底捞 开火锅店 ; 第二是行业天花板要足够高 , 这样公司才能在足够长的时间里继续成长 , 而不至于市场饱和 , 第三是要技术壁垒足够高 , 或者说有足够宽的护城河 。 但斌的 《 时间的玫瑰 》 里认为茅台具备以上全部三个要素 : 业务简单 , 卖酒 ; 中国有白酒文化 , 所以天花板足够高 ; 茅台镇不可复制酿酒环境是护城河 , 所以值得投资和长期持有 。 好价格 这可能是价投比较玄而又玄的问题 , 巴菲特和芒格提出的公司内在价值 , 我一般直接认为股价随价值波动 , 价格低于价值就是 “ 好价格 ” , 至于 “ 价值 ” 到底是多少 , 就是仁者见仁的事情了 。 格雷厄姆在他的书里倒是提供比较具体方法 , 即 : 相当的企业规模 ; 流动资产至少是流动负债的2倍 ; 10年中每年都有利润 ; 连续20年支付股息 ;

“民族之光”,瑞幸,其实是 “to I” 的商业模式

转载我在雪球上的文章,原帖地址: https://xueqiu.com/1732068455/146077407 作为 $瑞幸咖啡(LK)$ 的忠实用户 , 我也来谈谈我对瑞幸暴雷的看法 。 直接说结论 , 从瑞幸成立到暴雷 , 这是一次从公司运营到全体消费者在没有事先窜通下的割美股韭菜的行为 。 所以我个人认为 , 瑞幸的商业模式从本质上说 , 既不是 to B , 也不是 to C , 而是  “ to Investors ( 投资人 ) ” 的 。 其实从百团大战开始 , 到滴滴快的补贴大战再到红黄单车押金事件 , 消费者在被一次次收割下不断成长 , 看到瑞幸的运营模式 , 别说 app 囤了多张咖啡券的普通消费者 , 就连给瑞幸送咖啡的外卖小哥 , 都不信这事能长久 。 我记得在哪里看到过说瑞幸平均 1 杯咖啡的消费是 11 元 , 而快递小哥送一单可以提成 7 元 。 只要你和瑞幸的业务有过接触 , 不管是纯粹的消费者 、 员工 、 外卖甚至管理层 , 其实都会明白 , 这是不可能持续下去的 , 迟早暴雷 , 只有那些坐在大洋彼岸豪华办公室里 , 手里拿着投研报告的人 , 才会相信瑞幸招股说明书里讲的故事 , 画的大饼 。 但是 , 神奇的地方在于 , 几乎所有的参与者同事都保持这份默契 。 消费者最简单 , 只要有发券 , 我就买 , 半价的咖啡 , 口味也还不错 ( 自认为 ) , 不喝白不喝 , 反正喝了这杯可能就没下杯了 , 员工 、 外卖当然乐见其成 , 公司管理层也很高兴 , 拿到数据又可以在资本市场上吹一波了 。 这就是瑞幸最厉害的地方 , 说着资本主义最爱听的故事 , 还只割洋韭菜 , 请中国人民喝咖啡 。 看来看去最倒霉的就是美股韭菜了 , 不仅要请全国人民喝咖啡 , 还要承担股价暴跌的损失 。 这就让我想到 , 不仅公司的管理层和股东的利益不一致 , 就连公司产品的消费者 , 和股东的利益也是不一致的 。 管理层希望少分红不分红 , 只给自己升职加薪 ; 消费者希望产品价格便宜量又足 , 唯有投资者希望能来个量价齐升 。 最后 , 我在瑞幸还有10多张咖啡券有可能就此被埋了 , 但是 , 从来只有美国剪全世界的羊毛 , 这次我们国韭竟然体验了一次剪资本主义的羊毛 。 总的来说 , 作为投资者 , 我痛恨财务造假 、 欺诈上市 , 支持依

2019年投资总结

图片
继续转载在雪球的文章,原文地址: https://xueqiu.com/1732068455/138444176 总体来说2019年是收获的一年,家庭投资理财项目各个方面都有不错的收益。今年的策略依旧延续2018年的思路,投资资产分为:股市、基金和银行理财三部分。今年最大的变数是科创板的设立,为了能够吃到打新福利,连续投入资金和切换理财项目,以期达到50万资金门槛,但可惜的是全年科创板一个新股都没有中,中签的也只有一个 中国广核 ,连 邮储银行 的蚊子肉都没有吃到,非常可惜。 今年总的盈利6.33%,超过了给自己设定的5%的年初目标,其中股市盈利7.2%;各项基金盈利9.45%,银行理财项目盈利3.33%。虽然看起来银行的理财项目虽然拖了后腿,但是在年中各种外围事件,利空事件的影响下,确实控制风险的最好手段,如果不是临近年末与对岸金毛的关系开始缓和,以及北向资金持续的看多中国,银行理财就是最好的基本盘。 说一下个股,本年度盈利最大的是 $潍柴动力(SZ000338)$ ,属实没想到,这波上涨的逻辑也没搞懂,只能说,一直持有优秀的企业,总会有回报的,第二个没想到的是 $海螺水泥(SH600585)$ ,买入的逻辑是看到老旧小区改造文件,加装电梯之类的,我个人认为这是变相的第二期基建拉动内需,所以开始建仓,结果还没建完,就开始一路上涨,因为价格的锚定心理,看着现在的价格,感觉就很难下手再买入,所以虽然涨的多,但是个股仓位太低,对总的盈利影响不大。 今年最大的亏损来自于 $华宝油气(SZ162411)$ ,最大时大约有25%的亏损, 华宝油气 在年中不断创出新低,就算 @华宝油气 油气姐爆照也止不住下跌的势头,能不能有所表现只能看今年了。 对于 中国平安 会继续持有,而且会在股价相对较低的时候再买入,对于中国平安我坚定看多,甚至于我个人认为,我看多中国的行为就体现在看多中国平安,只要股价合适,我会超配买入。 2020年以及之后2~3年的话,我看好万科,其逻辑是 房地产 进入存量博弈阶段,其资源会不断向头部企业集中,这样一来,虽然整个房地产市场会比较困难,大批小的地产商会被清理出局,但头部企业反而能获得更好的收益,万科重回42元的日子可能并不远。但对于万科来说,其主要风险在于管理层,万科的管理层经常被认为其利益很难和小股东利益一致。 对于2020年,依旧给自

价值投资是幸存者偏差吗?

转载我自己在雪球上的文章,原文地址: https://xueqiu.com/1732068455/145597832 因为新冠疫情的关系加上最近行情乏善可陈,就陆陆续续阅读了一些价值投资的经典书籍,比如《聪明的投资者》、《投资者的未来》,这几天在看《时间的玫瑰》。我本人之前对价值投资深信不疑,主要其理论自洽,价格围绕着价值波动的说法令人着迷,而且有明确的成功践行者,但是当阅读的这些价值投资的书籍时,我越来越怀疑成功的价值投资是否只是幸存者偏差? 比如这些经典的书籍最常举例的模式是,“假如在某某年买入1000美金的某某股,在现在就是几百万或者几千万美金”。但事实是你很难的在那么多股票中正好选到这支被“历史选中”的股票,即使在股票数量较少的时候,对于长期持有的价投来说,也有公司本身的风险,比如当年 道琼斯指数 的创始成分股,除了唯一存续百年的 通用电气 ,其余要么被收购,要么分割,要么破产,在我大A股,选择长期持有 $长江电力(SH600900)$ 、 农业银行 也就算了,要是不巧选到了乐视(只是举例表达观点,我觉得价投可能很少会买乐视)也真是倒了血霉了。 再退一步,即使有但斌先生的能力和魄力,在塑化剂风波的时候敢于买入 贵州茅台 ,又有多少人能坚持持有到现在?据我所知,雪球有几位大V都曾在较低价位时持有过茅台(如有记错,请见谅),但在获得几倍的收益后均卖出了手中的股票。(当然能在一支股票上获得几倍的收益,这本身就反应了大V的能力,我这里只是举例,并不是质疑) 所以对于我们普通韭菜来说,价值投资似乎成为了玄学问题,持有的股票寿命并不一定会比你长,更要能持续增长,还要能拿的住,更进一步,对于普通韭菜来说,投资股票的意义又是什么呢?可能对于大多数老百姓来说,不被通胀稀释财富,保住购买力就已经是极限了吧?更别提通过投资实现财务自由了。 而只有成功的价值投资者会在成功的投资之后,说自己“当年怎么怎么。。。持有了多长多长时间”,然后收获了多少多少倍收益,那会不会其实有许多次交易,那些所谓的“成功的价值投资者”也是亏损的?会不会其实还有许许多多无数的韭菜根据价投的原理来选择股票,也是长期持有,结果在其有限的生命中亏损的一塌糊涂?(毕竟人有寿命限制,而市场“长期”上涨)如果是的话,那价值投资本身是幸存者偏差吗? 利益相关声明:本人目前持有 $农业银行(SH601288)$ ,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