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个人选择基金的一些经验
转载我自己的雪球文章: https://xueqiu.com/1732068455/153753639 对于我们大多数散户来说接触到的都是公募基金,私募的这篇文章里不涉及。 1.主动基金和被动基金 从大体上基金可以分为主动基金和被动基金,主动基金简单来说就是把钱交给基金经理,让他/她帮你操作,这类基金大多会在名称上表明自己投资方向,比如“成长优选”、“科技睿选”之类的,主动基金主要依靠基金经理的能力,所以我一般会选择成立时间较长,总体运行平稳,回撤较小,同时基金经理要有多年管理经验,同时目前手上在管项目要少的。 被动基金的话我们主要涉及到的是指数基金,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这也是方丈唯一推荐散户投资的方法,巴菲特也是推荐购买 标普500指数 。我个人仍然推荐购买 沪深300 etf指数,你可以在我的实盘组合中看到,我最大的仓位仍然是几个指数etf,相对于各个行业ETF,宽指etf具有更好的适应性,特别是沪深300,无论是熊市还是牛市,这个指标都是衡量基金排名的基准,每年能够跑赢沪深300指数的基金并不多,与其拼运气赌你的基金经理能不能带你起飞,不如直接购买沪深300来的稳当,100元买不了1股 贵州茅台 ,但是100元可以买etf,也能相对的获得贵州茅台股价上升的收益。以前雪球有个神人,叫 @ETF拯救世界 2.A和C 有些基金名称相同,但最后会标”A“,有些则是”C“,这主要是基金收费的不同,一般来说”A“主要收费的是申赎费和运行费,目前来说申购费大多是1折(我也见过不打折的),赎回费根据持有时间各不相同,一般持有时间越长,赎回费用越低;”C“的话一般申购费是免费的,赎回费在持有一定时间后(一般是 7天 )也是免费的,运行费则会比”A“类的稍贵。所以如果同一个基金的话,A和C各有优势,通过计算的话会有明确的临界点,在这个点之前购买C类会更便宜,在这个点之后购买A类会更划算,简单一句话总结就是,短期购买C,长期的买A。 3.对于费用再多说几句 其实对于基金来说,个人认为费用是最需要关心的问题,特别是基金的运行费用,这笔钱无论是亏损还是上涨都是要交的,一般来说主动基金较多,被动基金较少,这也是主动基金一直被指指戳戳的地方,因为对于基金经理来说,这笔运行费用使他/她们旱涝保收,而投资者则在亏损时亏得更多,在收益时收的更少,从表面上看,这笔费是用来支付基金经理投资能力的,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