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2024的博文

两家小店的现实经济课堂

这个月初,我们单位对面新开了一家卖梅干菜肉饼的小店。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敢于开设这样的小店,确实需要不小的勇气。开业前三天,店家推出了大酬宾活动,7元一个,还买一送一,自然吸引了众多顾客,队伍排得老长。周边的居民,尤其是老年人,都来尝鲜。那天,我和门卫闲聊时提到,这种促销策略看似吸引人,实则隐患重重。我预言这家店前景堪忧:开业就买一送一,一旦恢复原价,顾客会怎么想?如果味道不错,顾客的心理价位已经在买一送一的时候形成,会觉得原价太贵;如果味道不行,那顾客自然不会再来。果不其然,第三天,优惠策略就变成了“第二个半价”,排队的人潮迅速消散。到了月中,恢复原价后,连偶尔路过的顾客也寥寥无几。毕竟,梅干菜肉饼并非生活必需品。 然而,就在这家梅干菜肉饼店不足5米的地方,今天又开了一家卖鲜肉饼的店,同样定价7元一个。这一幕仿佛《读者》、《知音》里的故事,让人不禁感叹:竞争如此激烈,何必呢?更令人意外的是,随着第二家鲜肉饼店的开业,第一家梅干菜肉饼店竟然开始降价,降至5.5元一个。这无疑是自找苦吃,给自己增加难度。 原本第二家鲜肉饼店定价7元,显示出他们并不愿意轻易卷入价格战。然而,第一家店的做法显然是“不作死就不会死”,缺乏经济常识,开启了两家店的内卷之路。第二家鲜肉饼店显然不会甘心在价格上落后,很快也开始降价。渐渐地,两个店铺都陷入了一个怪圈:为了吸引周边居民,不断降低价格,最终谁也无法通过合理的定价实现盈利,而且人还会累得要死。 随着价格不断下调,利润空间被压缩,原本能维持正常运营的成本也变得难以承受。同时,价格下降也意味着在不断背刺之前购买的顾客,导致顾客进一步流失。 价格战虽然能在短期内吸引顾客,但并不能改变市场的整体需求。当消费者对低价产品失去新鲜感时,他们很可能会转向其他品类,或者干脆减少消费。购买的居民同样也不会是价格战的受益者,因为过度关注成本,最终会导致商品的质量下降。对于这两家小店来说,可能的结果就是饼的内容物减少、肉的质量下降,或者饼做得越来越小,再次影响顾客的感受。所以当两家饼店都陷入价格战的泥潭时,它们不仅无法获得更高的利润,反而会损害自己的品牌形象,最终导致两家店都难以维持经营。 后面就看看结局是否如我所料。在这个经济下行的区间内,做点小生意真的不容易,没想到还是硬是自己给自己上难度,没苦硬吃。

follow 认证

This message is used to verify that this feed (feedId:87041292809249792) belongs to me (userId:72256306990869504). Join me in enjoying the next generation information browser https://follow.is.

中国教育的本质究竟是什么

在知识的殿堂里,我们被告知教育是启迪思维的钥匙。但当教育的真正面目被揭开,我们是否还愿意接受这把钥匙? 前几天邻居来喝茶聊天,说他家孩子最近沉迷手机,有些数学题不会做,偷偷用手机app扫题目直接抄答案,痛心疾首的表示给孩子买手机买的太早了,现在管又管不住了。这反而引起了我的思考,如果一道数学题,通过手机扫一扫就能直接得到答案,那么我们是否还有反复练习数学解题的必要?注意我这里说的是反复练习解题技巧的必要性,而不是学习数学本身的必要性。 如果仔细想一想就能明白,学校里学习的数理化知识,在实际生活中既没有泛用性也没有实用性,但这些知识在考试时有被那样的重视的和强调,这是不是一种矛盾。在实际生活中,我们普通老百姓能接触到的数学题的作用可能只有参与脑力活动后的机体会自动给予多巴胺奖励,以及解题过程中的心流体验这些精神层面的奖励,而完全不具有任何实质性的作用。那么,如果做数学题是一场毫无意义的活动,那么做题究竟是在做什么,而我们教育的本质又是什么呢? 我觉得一是服从性测试,二是对人才进行筛选。 简单来说,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包括高中的学习,在标准化考试的指挥棒下,学生们学习如何快速准确地回答问题,如果愿意接受这种模式就接受,如果不愿意接受,就可以简单的选出那些服从性不好的群体,将来也不需要花大力气培养。韩寒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的经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育的服从性测试。韩寒在高中时期就展现出了强烈的反叛精神。他不满于传统的教育体制,认为它过于强调应试教育,忽视了个性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最终选择了退学,并通过写作和赛车等途径,韩寒并没有被传统教育体制所束缚,而是选择了一条多元发展的道路。他不仅是一位成功的作家,还是一位赛车手、导演和企业家。简单来说,如果没有通过服从性测试,教育体制,以及由此带来的相关绑定的福利也都无缘了,需要自谋生路了。 人才筛选对于整体来说才是更重要的。对于数学题来说,明明有更高效的解决方案,但筛选机制的要求必须是纯人脑的智力活动来解题,虽然这些题的答案其实早早就封印在牛皮袋中了。但是通过这样的筛选机制,就能很轻易的将人们分层,能通过筛选机制的人,将来学习一些相对深度的专业知识,不能通过筛选机制的人,将来学习一些相对基础和容易的专业知识。 其实,所有的工作都是在流水线上拧螺丝罢了,不同的人,有些流水线上的螺丝拧起来比较难、比较专业,有些流水线上的螺丝相对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