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2025的博文

哪吒2影评

小朋友看故事、看电影,总是会把自己代入故事里的主角,总是幻想能屡遭奇遇、逆天改命。但其实,大多数人不过是玉虚宫考核路上那群捧着汤碗的土拨鼠——懵懂、温顺,却被突如其来的“正义”打上原罪的标签,连存在的意义都沦为权力体系中的一枚丹药原料。 在土拨鼠的汤碗里,印出的不是”我命由我不由天“,而是你我——普普通通的牛马。 哪吒与敖丙奉命剿灭的“反派”,实则是为了喝一口汤而辛苦996的土拨鼠、教导小朋友从善如流的申正道,还有一个孤芳自赏的宅女。它们既无滔天罪行,亦无反抗之力,大多数人又何尝不是在KPI流水线上埋头喝汤的土拨鼠,直到某天突然被不知道哪里来的人,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不说个人,连整个厂子都被拿去炼丹了。 在北美上映的时候,天元鼎上的美元符号不知道会不会修改,底层个体被抽象为“资源”,其血肉成为供养金字塔的燃料,土拨鼠的悲剧不在于死亡,而在于它们至死不知自己为何而死;正如打工人996加班猝然倒下时,Paul、Vivian、Jack早已取代了他们的本名。 哪吒可以说“我命由我不由天”,土拨鼠却连一声“为什么”都来不及问。这种叙事视角的撕裂,恰恰暴露了现实世界的荒诞性:主角们反抗的“天命”,对普通人而言已是需要仰望的生存天花板。无量仙翁用“为你好”的话术操控众生,何尝不是同一套规训。《肖申克的救赎》中说,“这些墙很有趣,刚入狱时你恨它们,后来你习惯它们,最终你离不开它们。” 在时代的洪流中,大多数人都是电影里的土拨鼠,日复一日地为了生存而奔波,为了生活而劳作。申公豹,全村的希望,渴望价值,渴望被认可,却又只是庞大机器中的一颗螺丝钉,是宏大叙事背景下的无名之辈。 土拨鼠们努力工作,辛勤付出,最终的价值,却似乎只是为了无量仙翁的宏图伟业,如同被“练成丹药”的命运一般,充满了无奈和悲凉。 当我们不再执着于成为故事的主角,当我们开始关注那些默默无闻的“土拨鼠”角色,或许,我们才能更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在世界中的位置,也才能更深刻地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成仙不过是一段咒语,电影里是腰牌、西游记里是莲台,现实里呢?

结局来的太快了

上一篇文章《 两家小店的现实经济课堂 》我们还在说结果是否能如我所料,没想到这么快就迎来了终局,那家鲜肉饼店大概在一周前就贴出了“旺铺招租”的告示,我直到今天才发现。 初开业时,鲜肉饼店给人一种“不愿轻易卷入价格战”的印象。它和梅干菜肉饼店的价格同为7元,似乎并未打算与竞争对手展开激烈的价格争夺战。然而,第一家店的降价策略却打破了这个平衡,迫使第二家店做出回应。短短几周内,两个店铺都陷入了价格恶性竞争的漩涡。 这两家店中的一家,或者两家全部,迅速倒闭并非偶然,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最主要的因素便是自己卷自己,陷入到了无谓的价格战当中。第一家梅干菜肉饼店开业时采取的买一送一策略,虽然迅速吸引了大量顾客,但也无意中抬高了顾客对价格的期望值。新开的鲜肉饼店就不应该也从低价入手,因为在价格上的恶性竞争迅速压缩了双方的利润空间,最直接的后果就是成本压力加大。尤其是在原材料和人工成本不断上涨的背景下,低价策略的可持续性几乎为零。随着价格不断下调,两个店铺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连基本的运营成本都变得难以承受。为了在低价竞争中生存,两家店很可能都不得不降低成本,例如减少馅料、使用质量较差的食材等。这必然导致产品质量下降,最终导致顾客流失。 这两家店全部或者其中一家的倒闭,是价格战的必然结果,只是没想到结果来的这么快,只坚持了大约两个月左右。它再次印证了我们之前的分析:恶性价格竞争不仅无法带来长期的成功,反而会损害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在同质化严重,又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哪怕做出一点点的差异化,也是生存的关键。如果鲜肉饼店能够在口味、食材、服务等方面与竞争对手形成差异,恶性价格战不仅损害同行利益,最终也会损害自身利益。一味追求低价可能会让消费者对产品失去信心。类似于这种低价的小本生意更应该注重长期经营和可持续发展,而不是追求短期利益。应该通过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建立良好的口碑、与顾客建立长期的关系等方式来赢得市场。 虽然鲜肉饼店在这次竞争中出局了,但是另外那家梅干菜饼店生意其实也不怎么样,经过了一轮降价促销,一方面很难恢复到原价销售,另一方面又面临“不促不销”的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