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上海封控期间消费特点记录

经历了两个多月的封控,上海终于解封了,这里主要记录下我个人视角下对于这一特殊时期消费的特点。 先说结论,在封控期间基本相当于计划经济,对于习惯了市场经济的城市,在初期非常的难熬,但人类的耐受能力真的很强,在持续的封控形成习惯后,有些初期憋得要死要活的人,竟然在封控后期有些人已经“不想”回归先前正常的生活了。   一、饿了么和美团跑腿代购 初期几乎所有的商店都关门了,只有个别店面因为各种原因还营业,比如员工都是住在店里的,或者是一些被街道认可的保供店。现在想来这里面有个很奇怪的逻辑,因为好像从来没有正式文件要求所有商店必须关闭,都是老百姓自己不开门而已,所以有些店在封控期间开门营业,也没人会制止他们。但这些店面一般也都只接受线上点单,能够接单的外卖小哥为了不被封控在小区内,则选择了居住在自带的露营帐篷内,“居无定所”的状态导致这些人群在初期的核酸筛查中被遗漏了,也是导致中后期外卖小哥连续报出阳性的原因。 供需关系决定价格,开门的商店少,外卖小哥也少,结果是在平台下单需要经过三层加价,一次是商店加价,第二次显而易见的单次跑腿费,据我所知一般在50元左右,这个价格基本随时在变动,第三层较为隐蔽,外卖小哥会利用买家不能出门,信息不对成的便利,自行给商品再加价一层,比如商店卖某商品50元(已加价),小哥会打电话给买家,说价格是65元,一般买家因为风控在家,无法比较市场价,只能接受。所以在封控期间也会出现有外卖小哥日进万元的传闻。   二、社区团购 这是以前我从没体验的消费方式,需要整个小区一起购买很多份才能能够配送,这也是人为封锁运力后一种替代的方式。形式上有肯德基需要满3000元,披萨要满多少个,面包要满多少份,一般只有两到三个套餐可以选择,但总体来看选择的余地不大。 有些居民较少的小区很难满足团购的份数条件,而居民较多的小区几乎每天都有团购的东西送来,又给“最后100米”的小区配送添加了问题,很多可乐、矿泉水都整箱整箱的堆放在小区门口,小区保安不愿意送货上门。 团购是又一个造成小区集体感染的原因,只要一个批次的商品有问题,所有参与这次团购的居民都会被判定为密接,被拉走隔离。我个人认为这是对于无法查清源头的感染源的一次次甩锅。   三、保供团购 保供的团购基本是有居委会组织的半官方行为,形式和上面自发的团购类似,但团购的内容更多的聚焦于一些米面油...

公众号里程碑

图片
 微信公众号终于在春节前达到了500人的里程碑。 前几年因为各种外出会议、培训或者参加各种人才培养或者课题的擂台,经常突然停诊,单位的通知又发布的不及时,很多患者来门诊会找不到我人,所以就建了个公众号用来发布停诊通知,随后又渐渐的在公众号发布一些中医类的健康宣传内容,但一直更新的很随性,关注者增加也不多。 就这么一个随性的公众号,仍然被以“名称里含有单位名称,所以要么停用,要么登记审核”的理由被单位拉去谈话,所以中间还不得不更名了一次。 最终还是因为要安排我去隔离点做 2 个月的联络员这个事情 push 了我一把,脱产 2 个月势必会影响我的门诊量,通过公众号我能和这些患者建立另一个链接,尽量减少去隔离点损失。

从特朗普帐号被封看我国巨型互联网企业的走向

1.美国几个互联网巨头公司即使对于美国现任总统也可以在互联网上进行“禁言”,任何发言平台都可以封帐号,即使平台允许则可以市场下架,可以说在互联网上,这几家公司凌驾于总统之上。个人认为FAAG想这么干很久了,这次终于抓到了机会。 2.美国如果处理不好FAAG,可能会走向类似韩国的财阀集团,不同的是这些互联网巨头并不直接站在台前,也不是家族制,但只要不是为了这些公司的资本服务,在任zf就别想好过(deep state)。 3.而对于现今世界任何一个国家的zf其实都是不能容忍的,理论上来说,这几个平台支持谁,谁就能上位,不被支持的人连表达观点的途径都没有。 4.近期对于阿里的铁拳就是具有前瞻性的,阿里差点就成为“大而不能倒”的企业,去影响zf决策。 5.进一步,“社会主义”的含义就是,企业的发展也好,个人的发展也好,都是需要为整个社会服务,促进人民福祉的,为“中小企业服务”,“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才是阿里的初心,忘了初心,就要挨铁拳。 6.巨型互联网企业可能会被逐步限制经营范围,各家做好自己的事情,可以有一定程度的业务交叉形成竞争,但是宗旨必须是“为人民服务”,而不是为“资本”服务。

2020年投资总结

图片
写总结之前我特意翻了一下之前的帖子 ,已经是第四篇总结了,感觉在雪球4年的时间一晃而过。最近的几天各种app、网站都充斥着各种年终总结,总结着2020年的不平凡,这也是2020年唯一的平凡点了。 在天天见证历史的2020年,我可以是猜中了开头,但没猜中结尾, 《闲着也是闲着,说说对后市的想法》 这篇我基本预计对了整个上半年的走势, 永辉超市 、 绝味食品 等一路飙升,而 《这两条线下半年可能有机会》 这篇对于下半年基建和 房地产 则完全错误,更没想到最后白酒能发展成如此的走势。 说来很巧,我个人的结账日是每月21号,正巧是今年的高点,22号就是一波大跌,最后虽然涨了一些回来,但终究没有回去之前的净值,所以我这里总结的数据可能和实盘不太一样。 今年总的盈利10.03%,超额完成了每年5%的目标,其中股票17.65%,剩余为其他的理财和基金,收益部分得益于2次新股中签,收益最高的是 创业板50 ETF,原油宝事件之后清仓了 华宝油气 ,10月底清仓了亏损30%的 中国铁塔 ,清仓的原因可以看这篇 《记一次失败的投资》 。 2021年的思路,在大方向继续我实盘组合里说的战略,即“不炒概念不炒题材,只在股价低的时候买入大盘股,用于保市值凑打新门票,用打新股获得收益”,尽量把收益交给运气,而非实力;在战术层面会试着尝试把之前较为分散的个股集中一些,提高个人看好的股票的占比,降低一些类似“ 中国铁塔 ”这类公司的占比。 明年的目标仍然是5%,慢就是快 作者:望江南 链接:https://xueqiu.com/1732068455/167366189 来源:雪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记一次失败的投资

中国铁塔,持股284天,亏损30%左右。 当初买入中国铁塔的原因还要追溯到另一只股票,海底捞,当海底捞刚刚上市的时候,大概在17元左右,就一直希望能够买入,但是因为外汇管制的原因,一直无法入金港股账户,等到开通了沪港通,海底捞的股价到了34元左右,觉得价格太高下不去手,就发现了中国铁塔也有相当好的买入逻辑,至少当时是这样的: 1.那个时候 5G 刚刚起步,前景无限大 2.融资目的是新建 5G 信号塔, 3.业务清晰简单,即融资造塔,出租信号塔,获得租金,继续造塔 4.护城河深不见底。别说是行业龙头,中国铁塔根本就是垄断了5G铁塔这个行业 其实就算现在来看,以上这些条件依然没有变,我并没有给自己设定硬性的止损线,在股价不断下跌的过程我也有过几次补仓,但最终让我选择不再持有的理由如下: 1.目前正是铁塔的扩张期,建设成本不断加大导致盈利增长很难扩大; 2.不仅新建的需要不断投入,老的维护成本,电力成本也在不断加大,进一步导致盈利很难增长; 3.三大运营商既是股东又是客户,在整个“提速降费”的氛围下,很难向三大运营商提高租金; 4.目前还没看到 5G 颠覆性的应用场景,相反不管在铁塔端还是手机端,都有耗电大、信号覆盖范围小的缺点; 最后一点,我觉得是教训最深刻,就是类似中国铁塔这类公司,他们更多的承担是一种社会责任,而不是想着如何为股东盈利。社会属性决定类似于中国铁塔这样的公司,他们不得不牺牲一部分利润,来承担社会负责,服务客户,为整个社会的发展牺牲一些短期的利润,作为社会人,我很自豪有着这样的公司,但作为股东……

什么是烟花?

今天放了一段网上的烟花视频给女儿看,我跟她说,这是在放烟花,女儿不解问我,“什么是烟花呢?” 是啊,上海2016年1月1日起禁止在外环内燃放烟花爆竹,女儿是3月份出生,从小到大她的概念里就没有“烟花”这个词,她又怎么会知道什么是烟花呢? 以及我小时候,不管多冷的天气,也要穿着厚厚的衣服,搓搓手跺两下脚,在楼下小区放烟花的那种快乐呢?

一次人均600的用餐体验

图片
 今天丈母娘70岁生日,老婆网上预定了一家饭店,坐落于市中心地段,大众点评显示消费高达人均600元,这种价格一看就不是做老百姓生意的,而是往商务宴请方向走的。 老婆这次预定的是8人套餐,只要2688元,我觉得要不是上半年疫情原因饭店无法营业,这种饭店怎么可能做套餐,现在能做一点是一点,也不得不放下身段了。 不过这种人均600的体验是真的好,包厢宽敞隔音非常,不仅有独立的卫生间,还做了干湿分离,连宝宝用的湿纸巾都有准备。每个包厢的服务员小姐姐已经完全超过所谓“五官端正”的标准,着装就是简单的白色衬衣加黑色长筒裤,但是很有心机的是衬衣看起来稍大一点点,有种松松垮垮的感觉,而且还不扣第一粒扣子,也就是说始终处在你以为你能看到什么但其实什么都看不到的状态。这是外在,内在来说,已经不能用善于“察言观色”来形容,应该是长期实践锻炼的结果,比如大家说一些比较重要的事情时候会自动小声说,小姐姐就自动消失了,而当你需要的时候,小姐姐又自动出现了。。。这么说吧,如果海底捞的服务之所以会让人觉得不舒服,是因为有一种过度外显的“谄媚”,就好像拼命的说“快夸我快夸我……”,这种人均600的饭店,做到的服务就是一种,“我虽然是为你的用餐体验服务,我的服务也是用餐体验的一部分”。 最后说说餐品的价格也是非常感人,原价的话,几个凉菜单价就要200多,有很多我根本叫不上名字的什么松茸、黑松露配别的什么,都是按人数算的,还有398一位的菜品,没有拍照片,真的是开眼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