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比特海日志28月5日,男人》

原文地址:http://www.hecaitou.net/?p=3218#comment-29439

看完《赤壁》之后,总觉得哪里别扭,又说不出来。晚上在阳台上吹风,腿毛飘动,突然醒悟过来:这部影片里没有任何一个男性角色让人觉得钦慕。电影已经出动两岸三地的几乎所有一线男星,但是没有一个人能在外形、精神和气质上满足我这种观众的心理。我不认为他们中的任何一位演出了“英雄”的气概,反反复复回顾,越发觉得遥远。

在上世纪80年代,全国女青年因为日本电影《追捕》和高仓健的缘故,进行了一次《真正的男子汉究竟在哪里》的大讨论。结论几乎在说这玩意儿中国不产,非得进口不成。我觉得现在也是这样的一个尴尬时分,不要说找出这样的一个艺人来,哪怕是共同想象中的男子原型都根本不存在。

原型被视为是一种完美,尘世之物只能无限接近但是绝对不能等同。存在这种中国男子原型么?如果存在,他究竟是什么样子?简单一点说,他应该被假设成为一个英雄。那么,现实中也好,银幕上也罢,是否存在这种可能?大家第一眼看上去,觉得他就是。

看一下历史上的曹操。唐人说“曹氏父子鞍马间为文,往往横槊赋诗”,就是骑马驰骋的间歇写文章,横持长矛就可以赋诗。苏东坡在《赤壁赋》中也曾写道: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赤壁之战前,曹操慷慨而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沈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咽,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这样慷慨悲歌,深沉勇毅的人物,今天在哪里能够见得到?张丰毅算是演技派,他扮演的曹操抵达不了《短歌行》里的境界,最多到了“妞不厌精,兵不厌诈”的水准。再看历史上曹操给孙权写的信:

近者奉辞伐罪,旄麾南指,刘琮束手。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於吴。

曹操的风度和王霸之气,都在“会猎”这两个字里。曹操说的仿佛并不是八十万军团的一次大型战役,而是贵族们的一次消遣,外出聚会打猎。漫不经心的口吻,轻描淡写的态度,甚至可以看到背后略带调侃的神情。这是一种强烈的自信:所谓战役在我眼中不过是个游戏,那你要不要一起来玩?这样的人物,即便在千年之后再去读他的诗文,看他的生平,依然让人心生敬慕。念念不忘在他赋诗的那一晚,我的前世是否就在他的战船上?

我想象不出还有什么中国男人有这种自信和优雅,值得人去仰望。这是一个极其平庸的年代,似乎只有愚顽和低能才能获得认可。这个时代里不会催生伟大的英雄,所以连许三多那样的歪瓜劣枣也能成为男性符号。男性已经退化到爆一爆粗口都能被视为英雄豪杰,接下去是否应该以痛殴妇女儿童和老人作为雄性气概的表征?有型的无脑,类似女用玩物。有脑的无形,长得像个故障。更多的无型无脑,却难的一身的阴柔之气,眉梢的万种风情。中国男人曾经有所谓“风骨”,如今骨头在哪里我不清楚。这个风变成男风的风。不过男风也已经很难得了,至少还有点优雅。

总之,吴宇森拍不好《赤壁》,因为根本就没有那种有说服力的男演员。观众也永远无法满意,因为大家已经失去了对于英雄的共同想象。我觉得倒不如从《金瓶梅》开始拍起,因为至少现在有进口的万艾可,可以勉强撑起身体的一小部分---也就这点存在证据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