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投资是幸存者偏差吗?

转载我自己在雪球上的文章,原文地址:https://xueqiu.com/1732068455/145597832


因为新冠疫情的关系加上最近行情乏善可陈,就陆陆续续阅读了一些价值投资的经典书籍,比如《聪明的投资者》、《投资者的未来》,这几天在看《时间的玫瑰》。我本人之前对价值投资深信不疑,主要其理论自洽,价格围绕着价值波动的说法令人着迷,而且有明确的成功践行者,但是当阅读的这些价值投资的书籍时,我越来越怀疑成功的价值投资是否只是幸存者偏差?

比如这些经典的书籍最常举例的模式是,“假如在某某年买入1000美金的某某股,在现在就是几百万或者几千万美金”。但事实是你很难的在那么多股票中正好选到这支被“历史选中”的股票,即使在股票数量较少的时候,对于长期持有的价投来说,也有公司本身的风险,比如当年道琼斯指数的创始成分股,除了唯一存续百年的通用电气,其余要么被收购,要么分割,要么破产,在我大A股,选择长期持有$长江电力(SH600900)$农业银行也就算了,要是不巧选到了乐视(只是举例表达观点,我觉得价投可能很少会买乐视)也真是倒了血霉了。

再退一步,即使有但斌先生的能力和魄力,在塑化剂风波的时候敢于买入贵州茅台,又有多少人能坚持持有到现在?据我所知,雪球有几位大V都曾在较低价位时持有过茅台(如有记错,请见谅),但在获得几倍的收益后均卖出了手中的股票。(当然能在一支股票上获得几倍的收益,这本身就反应了大V的能力,我这里只是举例,并不是质疑)

所以对于我们普通韭菜来说,价值投资似乎成为了玄学问题,持有的股票寿命并不一定会比你长,更要能持续增长,还要能拿的住,更进一步,对于普通韭菜来说,投资股票的意义又是什么呢?可能对于大多数老百姓来说,不被通胀稀释财富,保住购买力就已经是极限了吧?更别提通过投资实现财务自由了。

而只有成功的价值投资者会在成功的投资之后,说自己“当年怎么怎么。。。持有了多长多长时间”,然后收获了多少多少倍收益,那会不会其实有许多次交易,那些所谓的“成功的价值投资者”也是亏损的?会不会其实还有许许多多无数的韭菜根据价投的原理来选择股票,也是长期持有,结果在其有限的生命中亏损的一塌糊涂?(毕竟人有寿命限制,而市场“长期”上涨)如果是的话,那价值投资本身是幸存者偏差吗?

利益相关声明:本人目前持有$农业银行(SH601288)$,未持有长江电力贵州茅台



作者:望江南
链接:https://xueqiu.com/1732068455/145597832
来源:雪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评论